消失的中产

…赚钱的目的是解决财务问题,但摆脱金钱贪念最好的办法就是,赚了钱之后不要升级自己的生活方式。把生活水准保持在略低于收入的水平上,你就能获得一定的自由…

消失的中产

最近大家都很焦虑,但最焦虑的还是中产阶级。

不知道什么时候起,“中产阶级”从一个充满小资浪漫情调的名字,变成了一个焦虑不安的代名词。

尽管不少中产阶级已经开始用拼多多迎合消费降级,也抵不住网友们对中产作死三件套的扎心总结:房贷过千万、配偶不上班、二娃上国际。

越来越多的人不认为自己是中产了。

事实上,中国的中产阶级的数量也不像过去那样一直在增长。“消失的中产”(Missing Middle)或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之一。

“消失的中产”也并不是一个新词。根据过往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,消失的中产会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,一直拥有大量中产阶级的“橄榄型社会”只是理想状态。

因为中产阶级的大规模诞生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——

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,优势产业的崛起以及房股等财富储存器的完善过程,会让一部分人在“收入”和“财富积累”方面跑赢社会平均水平,于是成为了“中产阶级”。

但是经济一直维持高增速状态是很难的,一旦经济步入低增速阶段,中产阶级面临收入下降甚至失业等威胁,资产不再增值甚至贬值,自然而然就开始消亡了。

历史的重演:美国和日本

在奥巴马导演的纪录片《美国工厂》里,有一位检测玻璃质量的女工回忆起从前的生活,“以前,给孩子买一双耐克球鞋,是压根不需要考虑的事情”。

关于中产阶级的消失,美国大概从三十多年前开始出现这个现象。从1978年到2018年,美国前1%的富豪的财富占比从21%上涨到37%,而40%-90%这个中间层的财富占比则从37%下降到22%。

这个趋势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?

消失的中产

简单来说,这是之前半个世纪全球技术进步和金融深化演进的结果,更具体地说,全球化、数字化和负利率是主要驱动力。

一方面,全球化让发达国家内部产业发生巨变,比如美国失去了几百万个制造业的工作。而且由于发展中国家廉价商品的进入,通货膨胀率非常低,所以低收入人群的工资几乎没有提高。另一方面,由于资本、信息和技术可以从全球赚钱,华尔街、硅谷等地的从业人员收入剧增。于是全球化造成了发达国家内部中产阶级的消失,贫富差距拉大,财富两极分化。

而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提升了效率,促进了增长,但它同时是一种高度偏向性的技术进步,要知道新的科技通常倾向于提高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,同时降低或不影响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。这就导致了工资的不均等增长,劳动力市场也向两级分化。

同一时期,全球还有个显著现象,就是“市面上的钱越来越多,利率越来越低”。一方面,低利率环境会刺激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,拥有更多资产的富人进入“钱生钱”的正循环。另一方面,低利率环境也刺激了金融加杠杆的行为,资产泡沫越来越成为常态,而资产泡沫的受害者经常就是中产阶级。这一切都加剧了财富的分化。

所以总结来看,在美国中产阶级的陷落中,技术进步是内因,它既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,但也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。金融环境的变化是外因,债务杠杆加剧了资产泡沫的形成,当泡沫破裂之时,中产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。

而日本中产阶级的滑落大概是从九十年代开始的。

根据年收入阶层的家庭比例来看,1992到2002年的这段时间里,日本中间阶层的年收入从400万降低到了300万,但是年收入超过1200万的高收入阶层却增加了。收入阶层的分布向两极移动,变成了左右两端高峰、中间低谷的“M型社会”。

消失的中产

为什么日本中产阶级的数量会大幅减少?

一方面,日本的半导体被美国强力扼杀,消费电子产业也逐渐被中韩超越,汽车产业也因为押错了技术方向快速没落,这些优势产业的衰落,使得企业不得不削减人力资本开支,纷纷降薪甚至裁员。本就靠着优势产业而崛起的中产阶级自然会式微。

另一方面,由于当时大部分的日本中产阶级都持有房产和股票,而90年代的日本经济危机使得资产价格大量缩水,但债务又是刚性的,不少中产家庭因此资不抵债,只能用余生去还债。

当然,不少人也认为日本中产阶级的滑落,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当年日本央行的错误决策——

1985年,日本与美国的双边贸易摩擦不断升级,在美国的推动下,五国集团(G5)签订了广场协议,日元被迫大幅升值。

为了缓解汇率快速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,日本央行用宽松货币政策来应对。1985年广场协定后,至1989年,日本央行5次下调基准利率。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,日本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开始疯狂。1985年至日本房地产泡沫顶点,日本房价每年以接近30%的幅度上涨。

看着楼市疯狂,日本央行又反手一击,激进地进行了加息操作,加速了房地产泡沫破灭。1989年6月至1990年8月短短一年多时间内,日本央行连续5次快速加息,基准利率从2.5%升至6%,日本股市、楼市在快速激进地去杠杆进程中崩溃。按照最近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的说法,很多公司、家庭的资产负债表衰退。

中国的中产阶级何去何从

中国的“中产”概念其实在2015年后才开始流行,仔细想,A股巿场“大消费”概念成大热赛道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,除了经济的持续上行外,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,将“中国消费”这个预期染成了玫瑰的颜色,不管2016年的房住不炒,还是2018中美贸易战,都没改变这玫瑰的颜色。

直到2022年,几个容纳高薪人群的行业,房地产、教培、互联网等等都进入了拐点,升职加薪成了奢望,保住饭碗也成了高级打工人最后的尊严。

疫情过后,经济恢复不及预期,就连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开始下行,中产阶级越来越感受到一股无法阻挡的寒意,也真正理解了那句话,成为中产或许只是因为自己刚好赶上了宏观经济增长、产业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红利。但这种红利,并不可持续。

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,中产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:怎样才能过好接下来的生活?

在《M型社会》这本书里,大前研一对于中产阶级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,提出了一个原则,那就是——

不要把自己当中产。

他总结道:大部分人总觉得不宽裕的原因,是因为用钱的方式仍然被“中产阶级意识”牵着走,而未思考应根据自己的收入改变生活形态,将钱花在了不必要的事物上。

在大前研一看来,在房子、车子、孩子的教育上的消费或许都要打一个问号,这和我们开头提到的中产作死三件套也刚好呼应。

纳瓦尔也曾说过,赚钱的目的是解决财务问题,但摆脱金钱贪念最好的办法就是,赚了钱之后不要升级自己的生活方式。把生活水准保持在略低于收入的水平上,你就能获得一定的自由。

我们可以保持对未来的乐观,但一定要在理解大环境的背景之下保持理性。

如果你想清楚了,要向着未知世界去远行,别忘了扣紧安全带;如果你打算固守大陆,也可以看看远方的同时,就在沙滩,在近海,过过自己的小生活。

(主笔 / 江雁 靖 RA / 孙鹏)

来源:唐涯的财新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