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京都的干净和安静,看日本人的法治生活

作者:李宏勃(中国政法大学教授、外交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)

提起法治,人们常常会想起思想家关于法治的深刻探讨,政治家为了法治的卓绝斗争,会回忆起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法律事件,会想起宪法和国际公约中约束公权、保障人权的法律规范。然而,这只是法治的一个面向和维度。

如果抛开这些宏大叙事和主流视角,追问一句:所谓法治,对我们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又意味着什么呢?在日本京都短暂的生活经历,让我可以去思考这个问题,从而理解了法治不仅在庙堂之上,更到市井小民的升斗生活里,而这,也许才是我们渴望法治的真正原因,也是法治的终极目的和根本意义。

初到京都,无论在繁华闹市,还是宁静乡村,所见所闻,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:一是干净,二是安静。干净和安静,使得这个社会充满了善意和美感,而这一现状的形成,除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活价值、岛国地理和老年社会等因素外,背后还有着深层的法律因素。换句话说,日本社会的干净和安静,在一定程度上是法律实施的结果,是法治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动体现。

京都的法治生活

先来说干净。在京都,无论在街头还是田野,几乎看不到任何垃圾,道路纤尘不染,除非是在游人如织的旅游景点,否则你在路上根本就找不到垃圾桶。一条条或大或小的河流在城市里穿流而过,河水清澈见底,落花飘在水面,鲤鱼潜浮于水底。

生活环境的整洁干净,背后是有科学合理的法律在支撑,以及人们对法律自觉的遵守。日本政府制定了详细的法律,对垃圾处理作出了严格的规定,企业和公民必须努力减少垃圾的产出,同时对垃圾进行严格的分类和回收,违反规定者,严重的话会被追究刑事责任。

既然街头一般没有垃圾桶,那么也就意味着每个人产生的垃圾得自己带回家,而垃圾的分类和处理,几乎完全依赖个人的自觉。日本人家里的垃圾桶,有点像国内中药铺里的药柜,有很多的格子,有的格子放厨余剩菜,有的格子放报刊废纸,有的格子放塑料袋子,有的格子放瓶子罐子,总之,每一种垃圾都有自己的去处。居民必须严格将垃圾分类包装,牛奶盒子要清洗干净,饮料瓶子要把瓶盖和瓶身分开,废旧报纸要捆扎整齐。垃圾回收有固定的日期和时段,居民必须在特定的时间,把自家垃圾运送到指定地点。

在京都山脚下的居民区,垃圾回收点往往就是在某一棵樱花树下,在特定的时间,你会在树下见到摆放整齐、包装整洁、没有任何异味的垃圾,清洁工人会按时来收取,送往回收站焚烧或再利用。

京都的法治生活

再来说安静。日本人的安静估计举世闻名,而公共场所的安静,其实是社会秩序的体现。在街道上,人来人往,各行其道,车辆川流不息,几乎听不到任何鸣笛的声音;在地铁里,上下班期间乘客摩肩接踵,但却安静有序,人们不会在车厢里打电话或大声说话,而地铁公司也不会在车厢里播放聒噪的广告;在餐厅、商场和政府办事大厅里,人们静静地排队,耐心地等待,彼此之间的交谈也是尽量小声,以免打扰到别人。

日本人的安静,在文化层面可以理解为一种东方式内敛的道德价值观,而在法律层面,则可以理解为一种公私分明和尊重他人的法治理念。政治学和社会学上有所谓“私域”和“公域”的划分,公私分明,乃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特征。

在私人领域和私人生活中,如邀请三五好友在家聚会,因为不会影响到别人,所以可以相对放松和自如,也就是“我的地盘我做主”;但在公共场所的公共生活中,如去学校上学,去公园踏青,去商场购物,就必须遵守公共规则,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法律规则和公序良俗,公共规则的目的在于保障个人自由,同时维护人和人之间互不侵害、和谐相处的状态。

做自己的事,但不影响和打扰别人,一方面是对他人的尊重,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尊重。因此,说话小声、人多排队、开车礼让行人,这些观念及行动,使得一个社会安静有序,人和人之间充满着简单的温情与友善。

京都的法治生活

日本京都这样一种干净安静的生活状态,既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,也呈现了法治的具体成果。一方面,良好的社会生活需要有合理的法律规则去支撑,垃圾处理、污染防治,要有相应的环保法规则;道路交通、社会交往,要有相应的管理法规则。另一方面,也许更重要的是,对于这些既定的法律规则,全体民众最起码是多数民众应尊重和服从,如果大家不懂规则、不守规则,遇到事情总是从自己利益出发,毫不顾忌他人感受和公共利益,那么,个人自由、公共秩序、和谐友善等价值目标根本就不可能实现。

法律的自觉遵守和良好执行,使得社会呈现出一种岁月静好的状态,而每一个公民都从这种美好社会中获益匪浅。在京都,人人不乱扔垃圾,所以大家得享青山绿水、蓝天大地,在清风吹拂中看碧水长流,在初夏夜色中见飞萤点点;在京都,人人遵守交通秩序,车辆行人各行其道,司机在路口一定礼让行人,所以孩子们不用父母接送,可以自己背着书包,走过一条条街道去上学;在京都,人们懂得排队,无论走到哪里,都是秩序井然,大家友好相处,即使有摩擦也能谦让理解,很少口出恶言,或者怒目相向。

自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法治的目标以来,人类追求法治的脚步就从未停歇。法治作为一种政治文明,从国家的角度讲,在于达致一种更优更善的统治,而从老百姓的角度讲,则在于实现一种更美更好的生活。短暂的京都见闻,印证和加深了对于法治的这样一种理解和感悟:法治仰赖民众对于法律的信仰和遵守,而法治之所以值得我们期待和追求,就在于它能促进和实现更有品质的生活,法治可以让个人更有尊严,让社会更有温度。(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)

来源:澎湃新闻,原标题:《京都的法治生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