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把“经济”理解错了

文/朱海就(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)

常见的,人们是把经济理解为那个可见的物(生产力)的概念,如产出、收入、就业、总产出、投资、消费、进出口、产业、技术等等。在这种理解中,关注的是“物”,尤其是那些可以统计的东西,其中不包含人的行动,没有方法论个体主义。

与之相反,我们认为,对“经济”的理解应该立足于方法论个体主义,从人的行动出发来理解。具体地说,“经济”应该理解为人的行动基础上产生的“自发秩序”(哈耶克),是这样的秩序,产生了商品与服务等。它的产出还包括其他方面,如制度、科技、文化等等。这一秩序以普遍的分工合作为特征,因此,它具有强大的生产力。

要让“经济”好,就要让这一秩序更有效地运作,而不是盯着这个秩序所产生的“结果”(如产出、收入、就业、总产出、投资、消费、进出口、产业、技术等等)做文章,对这个结果进行调控,好像自己知道什么结果是最优的一样。这一秩序,是一切事物合法性的来源。包括道德伦理、法律、国家制度、政治制度等等在内,当它们是在这一秩序的基础上产生时,它们才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,换句话说,假如它们是人为的、强制性的,是脱离这一秩序的存在,那么它们是非法的。

因为这一秩序是一个筛选机制,它把能够普遍增进个体幸福的制度筛选出来,而合法性正是建立在“能够普遍增进幸福”的基础之上。如不接受这一自生自发机制的筛选,则是非法的与反社会的。因此,对任何一个社会来说,保障这一秩序的有效运作,是非常关键的。

别把“经济”理解错了

如要“发展经济”,那么答案不是在生产力方面,如产出、收入、就业、总产出、投资、消费、进出口、产业、技术等方面做文章,而是要让这一自发的秩序能够有效运作。它进而要求法治,这意味着要建立使政府受普遍规则约束的制度安排,避免政府可以把自己的意志施加于社会的可能性。所以,这才是“发展经济”的着力点。

当这一自发秩序的形成得以保障时,企业家就可以不受人为干扰地从事发现、创造,这一过程带来“经济发展”。当这一秩序得以良好运转时,我们常说的那个“经济”,即资本、收入、产出、就业等等将会自然地得到改善。相反,如没有把经济理解为自发秩序概念,而是把经济理解为生产力概念,如产出、收入、就业、总产出、投资、消费、进出口、产业、技术等等,那么就会试图直接去调控这些方面,试图达到某个自认为的理想结果,而这样做的结果,往往是适得其反,因为它破坏了自发秩序。

以上对比了对“经济”的两种理解。一种是主流经济学的,它把经济理解为生产力概念,另一种是把经济理解为自发秩序,也就是“普遍的合作秩序”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?因为两者的方法论基础不一样。把经济理解为自发秩序或普遍的合作,是建立在“行动人”(企业家精神或主动性)之上的。行动人是有目的的人,这一“目的性”才包含创造性以及动态的合作过程等内涵。相反,主流经济学(如马歇尔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)是“理性人”或“经济人”假设,而不是“行动人”假设,它不包含目的性,因此也容纳不下自发秩序的内涵。

这一假设所对应的是“均衡”概念,这一均衡概念从一开始就预设分工合作问题(自发秩序问题)已经解决,或者说,从一开始就把本来应该关注的分工合作过程问题给排除了,认为这一过程是可以用“生产函数”或“消费函数”表示的。这当然是理性的狂妄,因为那个分工合作过程包含大量隐含知识的利用,包含不可预知的创新,因此是无法用函数表示的。当经济学家试图用函数来表示这一过程时,就是计划经济思维。

所以,如把经济理解为生产力概念,那么,就把人的行动所产生的合作过程给排除了。对“经济”的这种理解会使人误认为经济是可以操纵的对象,如借助于函数进行规划。它预设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决策者,可以对社会(经济)进行调控,如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就是典型的例子。如前所述,这种自上而下的调控,会破坏了自发的合作过程,因此会损害“经济”。

“经济”是一个个行动的主体所产生的自发秩序,这一自发秩序产生了我们所需要的商品与服务。在对“经济”的主流理解中,也就是那种把“经济”理解为产出、收入、就业、总产出、投资、消费、进出口、产业、技术等等的理解中,是没有“社会”、“市场”与“法治”等内涵的,因为它排除了使自发秩序何以可能的思考,指向的是自上而下的建构,以为“经济”可以在不需要法治的情况下“建”起来(如体现在计划经济,大跃进,产业政策等等之中),这是一种计划经济的思维。

自发秩序运行得好,经济才会好。我们之所以需要“政府”,正是因为自发秩序的有效运行,需要相关的规则得到有效的执行。当我们从自发秩序的角度来理解经济时,会认识到政府不能处在一个可以控制或支配社会的位置上,如它能够处在这一位置上,则意味着自发秩序不可能出现,因此“经济”不可能会改善。

相反,那种把“经济”理解为产出、收入、就业、总产出、投资、消费、进出口、产业、技术等等的思维,则是堂而皇之地使政府处在一个可以支配社会的位置上,因为它是指向如何使这些具体方面达成最优的,而不是指向如何使自发秩序有效运行的。

对经济的理解,需要切换范式,即从那种把经济理解为产出、收入、就业、总产出、投资、消费、进出口、产业、技术等等的理解,切换到“自发秩序”的理解,这样经济发展的空间才会打开。